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土貴烏拉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小、化解在基層,依托現有黨群服務中心、平安建設辦等資源,設立信訪代辦服務機構,積極開展信訪代辦工作,打通信訪便民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為進一步規范信訪秩序,解決群眾不會訪、無序訪等問題,該鎮通過整合社會治理各項資源,設置鎮、村(社區)兩級代辦機構,配置代辦專員,實現信訪“有人幫著跑、有人代替辦”,推動轄區群眾信訪事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化解,得到轄區群眾充分認可。該鎮現有信訪代辦人員22名,全程代辦基層群眾信訪事項。群眾有了家門口的“排憂站”,不出門就能反映訴求。
該鎮解放社區轄區內的安居公寓建成較早,小區基礎設施老舊,管網老化失修,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不便。接到居民代表反映后,鎮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,信訪代辦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,逐戶走訪了解詳情,摸清管網底數,并與居民代表座談,積極向旗財政申請專項資金,最終通過旗財政補貼一部分、居民自籌一部分的辦法,徹底解決了該小區的老大難問題。
這是土貴烏拉鎮信訪代辦工作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。該鎮將持續不斷完善信訪事項代辦工作,把切實解決問題、“讓群眾只跑一趟”作為重要抓手,村、社區能解決的問題在村、社區解決,解決不了的由村、社區信訪代辦員提交至鎮信訪代辦點由鎮信訪代辦員配合處理;需鎮相關部門配合的,則由鎮信訪代辦員上報,及時化解。徹底解決群眾在信訪過程中重復訪、多頭訪、走彎路等問題,真正發揮信訪代辦“替民跑、解民愁、贏民信”的作用。(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信訪局局長)
編審:渠洋
責編:惠寧寧
校對:張波 張雪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