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多元文化體驗、芬蘭國際營地創新課堂、意大利文藝復興探索……期中剛過,大批寒假出境研學游項目已紛紛發布。目的地五花八門,咨詢招生熱火朝天,面對“高大上”的宣傳,業內人士提醒,研學游產品質量參差,家長在心理上要先“打個折”,多加甄別。
市場
提前兩月報名,一周三萬起步
根據北京市教委發布的校歷,自2024年1月20日起,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開始放寒假,至2月25日止,共計5周零2天。
距寒假還有兩個月,瞄準假期開展的出境研學旅游業務先行迎來報名旺季。由于涉及簽證辦理、酒店機票預訂等環節,需要打出時間提前量,再疊加“雙十一”等因素,家長要盡量在11月中旬左右完成報名。有機構人員稱,“最晚到11月底,再往后就不好安排了?!?/p>
記者以家長身份咨詢多個旅行社、教育機構推出的境外游學項目,發現名額普遍較為緊張,熱門線路處于滿額或接近滿額狀態?!暗谝惠唸竺呀浗Y束了,團內沒有名額,您可以先報著,我們陸續再看還有沒有能成團的家長?!蹦承录悠律疃葼I項目負責人稱,15個孩子成團,項目很快就報滿了。另一劍橋名城國際營的招生老師則稱,“團內還有最后兩個名額,需要這一兩天盡快敲定?!?/p>
從記者收集到的多份出境研學游項目資料來看,較之國內游,出境項目時間較長,多在一至兩周。線路主要為10天內的香港、新加坡等近途游,以及11-15天的美國、澳洲、歐洲遠途游。宣傳點多強調文化交流,校園參觀環節必不可少,住宿不乏安排在學生宿舍公寓等地。
此外,許是為了突出“學”的分量,記者發現“上課”尤其是英語課,成為不少研學游的重要行程。某為期14天的研學游項目,共安排了4個上午、3個下午的語言文化課程。一個9天行程的境外游,除去往返兩天在路上,其余安排了總共5個上午,在當地語言學校上課。
費用方面,單看從北京出發的團,3萬元大致是境外研學游項目的“起點”,僅能支撐周邊國家地區一周左右的行程。超過10天的遠途團,基本都要4、5萬元往上,7、8萬元的項目也不少見。與常規旅游團相比,研學游項目更是普遍高出一截。例如新加坡6日5晚私家團,明年1、2月份價格在1.2-1.7萬元間浮動,類似天數的研學團至少要貴上1萬元。
困惑
差異優勢不明,缺乏量化標準
對于研學團費用上浮,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、文旅部“十四五”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必虎分析,一方面中國許多國際航線,目前尚處在恢復狀態中,機票價格本身是有所上漲的?!安恢寡袑W游,商務出行、休閑度假的費用都在上漲?!?/p>
另一方面,中國家長一向舍得給孩子花錢。即便自己不出去度假“買買買”,也愿意讓孩子見見世面。而在持續的“雙減”政策影響下,孩子的輔導費用與時間得以部分釋放及轉移,這是研學旅游類產品報名踴躍所客觀存在的背景。
研學團在整體利潤上,比常規旅游要高出不少,具有多年市場運營資歷的旅游機構從業者李先生坦言,這也不難理解?!捌胀ǔR巿F,基本不會在團費上賺錢,都是成本持平甚至虧損,要靠購物、二次消費來增加利潤。研學團因為很少有額外消費環節,要保證利潤,團費勢必會高?!?/p>
李先生所在的機構常承接一些科考類研學項目,他透露團費在扣除所有成本后,至少要保有15%-20%的利潤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研學團收費可參照全程無購物、無強制消費的高端精品團、私人定制團。
但這些內部考量,消費者并不了解。在家長看來,比起普通旅行團,動輒價格翻番的研學團,其最大價值無疑應體現在區分于常規游客的獨有資源上,而這也是目前研學產品較受爭議之處。
陶女士暑期曾想送11歲的女兒去英國游學,仔細研究一番,一個孩子出去,價格堪比一家三口同游。向身邊有類似經歷的同事請教時,她更感到迷惑?!皡⒂^一些熱門景點時,研學團并沒有想象中的特殊優待,一樣要排隊等候。孩子多,年齡差距大,注定講解也比較淺層。名校參觀的話,通常是請一位當地留學生帶著,拍照打卡。倒不是說不行,清華北大也就是這么參觀,只是這些名校本身都可以免費進,那貴出來的錢花在哪兒了呢?”
研學團行程中,常會包括課程學習,或是英文培訓,或是以英文來講解其他內容。記者咨詢到的一家機構,甚至還有配套的英文教材,孩子猶如在旅途中參加了幾天英文培訓班。對此,家長的看法也是見仁見智?!坝械挠X得玩也沒耽誤學,更能激發對英語的興趣,有的覺得培訓班哪不能上,非花大價錢在國外上?”
陶女士的不解,在家長中并不少見。磨礪意志、滋養情懷,提升領導力、洞察力……研學游項目所宣稱的種種特色,缺乏參考標準,也無法量化評價。重金過后,孩子的收獲,更像是一種“玄學”。
提醒
甄別衡量行程,拒絕跟風盲從
據李先生觀察,“研學游”橫跨教育、旅游兩個行業,入局者主要包括旅行社,教培機構、留學中介機構等各類機構?!奥眯猩缈梢灾苯油瞥鲅袑W游相關產品,教育類機構的話,往往需要與旅行社合作,自己對外銷售產品,由旅行社對接落地?!?/p>
要么在常規旅游線路上,機械“塞”進一些課程;要么將培訓“嵌”入旅行線路。李先生坦言,研學游產品質量高低參差,營銷話術倒是極盡鉆研?!敖ㄗh家長選擇時,還是要仔細關注每項行程,衡量是否必要。對一些‘能力培養’的宣傳,心里‘打個折’來看待?!?/p>
對此,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教授鄧德智曾在采訪中指出,研學行業的問題是,“旅游(專業)的不懂得教育,教育(專業)的不懂得旅游,缺乏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專業人才?!?/p>
去年9月,人社部發布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(2022年版)》,其中增加“研學旅行指導師”這一職業,被視作相關從業者有了官方認可的“身份證”。
與此同時,市面上也出現諸多關于“研學旅行指導師”證書獲取的廣告信息,相關報考中心、咨詢中心、輔導機構等令人眼花繚亂。記者發現,這些證書的發證單位五花八門,均宣稱自家證書“權威性強、含金量高”。而考證過程又相對簡單,只要交錢,湊夠人數就會組織考試,還有押題題庫,不必擔心“考不過”的問題。
行業發展與人才培養,仍需進一步規范。作為家長,盡管有所遲疑,陶女士也認為,孩子能夠與同齡人相處、生活一段時間,脫離家長的角度獨立看待世界,本身不失為一種難得的體驗?!扒疤崾潜WC安全,吃住行程不打折,也期待更加科學合理、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?!?/p>
吳必虎認為,出境研學旅行可以幫助孩子沉浸式體驗到不同國家的文化、語言、風景等,如果家庭條件允許,對孩子是有積極意義的。但這一過程中,家長應注意不要跟風,應根據孩子的個性、能力、愛好等,選擇適合的主題,也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?!爸袊议L特別希望孩子在一段時間內,能學到具體的知識。一些研學內容‘每天換地方上課’,我并不很贊同。家長指望孩子研學回來,英語就說得很好了,那也不現實,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多看多想多感受?!?/p>